代码会过时,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新鲜
有客户问过我们一个扎心的问题:“为什么三年前花 20 万做的系统,现在像块废铁?”
答案很简单:系统如果只解决 “今天的问题”,明天业务一变,它就成了绊脚石。就像给店铺做系统时,只考虑 “现在卖 10 种货”,等扩张到 100 种,系统就会开始卡顿;给团队做协作工具时,没想过 “未来会招远程员工”,等业务遍及三个城市,数据就成了孤岛。
我们做系统有个怪癖:永远多问一句 “明年可能会遇到什么?”
给一家社区生鲜店做系统时,老板说 “现在只做线下零售”。我们却留了三个 “后手”:支持线上接单接口(半年后他果然开了外卖)、预留团长分佣模块(一年后做社区团购用上了)、兼容连锁管理功能(现在他已经有 3 家分店)。就像给房子留了承重墙,以后想加层就不用推倒重来。
给一家科技公司做 CRM 时,他们只有 5 个销售。但系统里藏着这些 “成长因子”:销售漏斗能从 5 人扩到 500 人,客户标签支持从 10 个加到 100 个,数据分析模块能对接未来的 ERP 系统。现在三年过去,公司规模扩大 10 倍,系统依然跑得顺畅。
这背后是我们 12 年攒下的 “抗过时方法论”:用模块化搭骨架(想加功能直接拼积木)、用低代码做肌肉(员工自己能改简单流程)、用接口化留接口(新系统能和老系统握手)。就像给系统装了 “生长基因”,能跟着业务一起长大。
我们最怕听到客户说 “又要换系统了”—— 那意味着之前的投入都成了沉没成本。所以宁愿在开发时多花 30% 的心思,也要让系统能陪客户走得更远。
如果您正在找软件公司,不妨问问他们:“这套系统能陪我三年吗?” 如果答案含糊,再漂亮的界面也只是昙花一现。
现在联系我们,免费获取《系统抗过时检测清单》,看看您现在的系统还能陪您走多久。毕竟,好的系统不是耗材,而该是能陪您穿越周期的老伙计。
免费获取专属报价方案,请联系我们: